奶牛养殖怎么养
保温。奶牛生活的适宜温度一般在4℃-20℃,低于0℃,会影响产奶量。因此,在秋冬季节的夜晚,要把牛舍内的门窗关紧,以防穿堂风侵袭牛身。栏内用长35厘米左右的草铺垫,要勤换、勤晒,保持柔软温暖。如垫草太少,牛易受冻、滑倒,引起关节损伤及乳房感染发炎。饲料。要保证青粗饲料的供应。
拴养初生犊牛限制了其活动和生长发育,对犊牛健康极为不利。正确的做法是将犊牛放在宽敞的栏内自由活动,并由专人定时喂养,这样有利于犊牛的成长,同时便于提高母牛的产奶量。拴牛要科学 为了便于牵引,部分养殖户使用绳索系住奶牛的角或颈部。然而,这两种方法都可能导致奶牛皮肤受伤。
采用“预付”饲养。从产后10~15天开始,除按饲养标准给予饲料外,每天额外多给1~2千克精料,以满足产奶量继续提高的需要。只要奶量能随精料增加而上升,就应继续增加精料喂量。待到增料而奶量不再上升时,才将多余的精料降下来。“预付”饲养对一般产奶牛增奶效果比较明显。采用“引导”饲养。
在养殖奶牛的时候一般会选择粗饲料,现在的种类也是比较多的,可以选择一些粗杆或者是有些细叶的。饲料在喂养奶牛的时候肯定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否则一次性喂得太多也会出现浪费的现象。
饲养方案按“料跟着奶走”的原则,在精料逐渐减少的同时,尽可能增加粗料的喂量,以满足奶牛营养需要。对于过于瘦弱的牛应增加精料喂量,以利于恢复体况,对中等以上体况奶牛应减少精喂量,以免体况过肥。
怎样养奶牛
保温。奶牛生活的适宜温度一般在4℃-20℃,低于0℃,会影响产奶量。因此,在秋冬季节的夜晚,要把牛舍内的门窗关紧,以防穿堂风侵袭牛身。栏内用长35厘米左右的草铺垫,要勤换、勤晒,保持柔软温暖。如垫草太少,牛易受冻、滑倒,引起关节损伤及乳房感染发炎。饲料。要保证青粗饲料的供应。
选择优良品种:挑选体型健硕、生长迅速、适应力强且生产性能卓越的良种奶牛,通过杂交技术提升产奶潜力。 营养需求:确保奶牛摄入平衡的精饲料,如富含蛋白质的日粮,以加速产奶量的增长。
采用“预付”饲养。从产后10~15天开始,除按饲养标准给予饲料外,每天额外多给1~2千克精料,以满足产奶量继续提高的需要。只要奶量能随精料增加而上升,就应继续增加精料喂量。待到增料而奶量不再上升时,才将多余的精料降下来。“预付”饲养对一般产奶牛增奶效果比较明显。采用“引导”饲养。
需要注意的是奶牛也是需要也是需要适当的照射阳光的,我们需要给它在好天的时候出去照射一下太阳,这是有利于它的健康的。我们想要养好奶牛的话,我们在喂养奶牛的时候,需要确保喂养的次数和食物的量,确保它能够吃饱,这样才能产出足够的牛奶。这个我们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限量饲养法:适用于体质健壮、营养良好的奶牛。在干乳期多喂优质多汁饲料或青干草,少喂精料(每天不超过4千克)。产后1周开始,每天每头增加精料0.3-0.5千克,直至每天不超过17千克,保持精料混合拌匀,让牛自由采食,维持2-3个月。
很多人不会养殖奶牛,奶牛养殖方法有哪些?
1、实行产前限饲法,在干乳期多喂优质青绿多汁饲料或青干草。少喂精料(日喂量不超过4公斤),产后一周内,每天每头喂精料0.3~0.5公斤,直至,每天喂精料不超过17公斤。精料应混合均匀,让牛自由采食2-3个月。以粗料为主,控制精料喂量,青贮玉米、干草为宜,保证矿物质和盐的供应。
2、采用“预付”饲养。从产后10~15天开始,除按饲养标准给予饲料外,每天额外多给1~2千克精料,以满足产奶量继续提高的需要。只要奶量能随精料增加而上升,就应继续增加精料喂量。待到增料而奶量不再上升时,才将多余的精料降下来。“预付”饲养对一般产奶牛增奶效果比较明显。采用“引导”饲养。
3、选择优良品种:挑选体型健硕、生长迅速、适应力强且生产性能卓越的良种奶牛,通过杂交技术提升产奶潜力。 营养需求:确保奶牛摄入平衡的精饲料,如富含蛋白质的日粮,以加速产奶量的增长。
牛场牛群结构的概念,合理的牛群结构是什么样子
较为合理的牛群结构标准科学合理的牛群结构是实现奶牛养殖高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养殖者必须科学地规划自己的牛群结构,这样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什么是牛群结构所谓的牛群结构即牛场中各类奶牛(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牛)的数量与比例。要维持奶牛场正常的生产活动,奶牛场各牛群之间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合理的牛群结构标准牛群结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确定合理的牛群结构必须先设定某种条件。
奶牛场合理的牛群结构有助于维持生产的稳定、效益的提升和管理的高效。为了保持奶牛的稳产、高产,应使牛群逐年更新,使母牛群的年龄、胎次有合适的比例。各阶段牛群的比例推荐为:犊牛(0~6月龄)10%左右、后备牛(7月龄至分娩)25%左右、泌乳牛60%左右、干奶牛5%左右。
合理的牛群结构 合理的牛群结构是规模化牛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前提,也是指导牛场生产管理和牛群周转的关键,牛群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牛场的经济效益。要使牛场高产、稳产,牛群要逐年更新,各年龄段的牛头数要有合适的比例,才能充分发挥出其生产能力。